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讨 >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黄剑辉:深化改革开放、直面国际竞争
发布时间:2017-01-09 17:13:56作者:黄剑辉来源:浏览:打印
\
 
2017年1月7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在深圳举办以“新供给 新经济 新动能”为主题的2017年年会,特邀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多位知名专家,为2017年如何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把脉献策。会议由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协办。
 
以下为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演讲实录:
 
黄剑辉:
    
尊敬的洪崎董事长、贾康院长,各位嘉宾、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再次来到深圳,参加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2017年会,昨天我们抵达深圳,下飞机以后抵达的是宝安机场,开会是在观澜酒店,这几个词我想挖掘一下它的内涵。我每次来深圳都会被震(圳)撼,宝安,一想到深圳就保证心里会比较安,因为我们实体经济有华为也好,还有很多优质一流企业,还有很好的空气,既有生态发展,又有实体经济的强大竞争力,所以想到深圳有宝安,肯定心里会很安。深圳作为一个渔村发展到国际大都市,每当来到深圳就可以观察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中国,多元化的中国。中国深圳为什么能够做到?大家每当一来,一抵达,就能深深的被震撼?为什么保证心安,为什么能观察到色彩斑斓的深圳?核心是“改革开放”这四个字,过去深圳的发展,来源于改革开放;未来深圳的发展,广东的发展,还有中国的发展,也是在于改革开放。所以新供给2017年年会在深圳召开,我想到的发言主题是“深化改革开放,直面国际竞争”。
    
讲三个方面:
    
一、深化改革开放,是实现强国富民,有效应对国内外新挑战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2015年发展对比分析;
    
三、深化改革开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首先第一点,因为我们新经济50人论坛,在洪崎董事长,贾康院长的带领下,创立初期就写下几篇重要文章,刚才洪董事长致辞也提到获奖的文章,2012年10月份,我们起的标题是《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当时有人提出把“改革为核心”去掉,贾院长说好就好在“以改革为核心”这个词,绝对不能删。
    
2013年2月,新供给小组报送给习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建议,提出中国经济需要结合中西医疗法,标本兼治,后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观点。改革开放对过去35年起到什么作用?改革是释放存量要素,开放是把国外的要素,像深圳这个地方,资本、人才、技术管理都能容纳住。所以改革和开放是中国的发展之本,也是实现我国总量提升的关键。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推动中国梦、世界梦。
    
如何理解?从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来看,可以归纳为斯密增长(要素组合优化及贸易推动)、熊比特增长(科技推动),奥尔森增长(制度创新推动)。
    
再观察全球无论任何国家,整个发展都是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阶段,有不同的阶段,像贵州云南必然处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的过程中,像北上广深刚才姚司长提到几个一线城市,必须创新驱动,因为一线城市已经过了靠要素、投资驱动的阶段。
    
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新三架马车,而且我们三年前就把生态文明放在民生前面,因为没有生态,民生就谈不上,空气都呼吸不畅,还谈什么民生?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很有前瞻性的。
    
开放,起什么作用?观察中国在全球的位置,处于亚太比较适中的位置,陆海兼备,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国家,而世界上有的是内陆型国家,有的是海洋型中国,只有中国等少数陆海兼备国家,中国地理位置也是北、西、南,开口方向是东海、南海方向,从历史来看中国对外开放也是关乎国计民生。
    
刚才提到C型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未来30年、50年、100年,甚至于500年,都是这个格局,“一弓”,“两箭”,“弓”是沿海的海岸线,“两箭”一支是是新经济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往欧洲的方向。另外一箭是从成渝经济带沿长江、珠三角往东南亚方向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特殊地理位置,决定我们必然是一弓两箭格局,所以开放对中国有重要意义,如何应对特朗普?刚才嘉宾有做介绍,我们不展开。
    
那从全球角度怎么应对?9月G20峰会也提出了“结构性改革+财政货币政策”。这句话就是姚司长2013年的文章中的核心观点,要中西医结合,结构性改革就是中医的治本,货币财政政策就是西医的疗法,但是只能治标的。
    
二、中国与世界经济2015年对比分析;
    
我们横向分析,找到差距提出对策。我们以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为横坐标,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科技、财政金融这几个指标为纵坐标,进行一个坐标上的构建。
    
十二大类指标,每大类用3—5个KPI进行分析,一共50个子指标。进行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发展到了哪里?还有什么问题?首先看GDP总量,2015年美国17.94万亿、第一位,中国10.86万亿美元排在第二位。
    
再看一下购买力平价全球占比,美国按平均汇率法,GDP占24.4%,中国占14.9%,比2014年上升了1%多,再按PPP购买力平价,2014年首次超过美国,2015年进一步加强了态势。中国GDP按购买力平价是占17.3%,美国是15.8%,印度7.0%、日本4.1%,德国3.4%。近30年以来中国和美国总体上一直是一骑决尘。
    
我们看一下份额的结构展示,2015年对全球贡献,中国贡献了30%。美国是21.9%的贡献,欧元区13.6%,后面的指标,时间关系我不一一展开,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结论,这个PPT大家要会后如果需要可以发送一下。
    
按照这五十个指标,12大类进行对比以后,我们看到结论有什么差距?
    
1、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人均水平仍偏低,尽管人均水平低,但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占30%,还是很大的。
    
2、服务业与消费占比逐年上升,城镇化还有巨大的空间,刚才姚司长也提到城镇化发展问题。
    
3、宏观经济保持了整体稳定,但近年来债务有所增长,局部风险值得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这个问题。
    
4、基础设施进步明显,仍有提升空间。我们觉得基础设施不错,但是跟美国、日本、德国的大城市相比,还是有差距,东京的地铁什么概念?密密麻麻,蜘蛛网一样。我们北京、上海的地铁是什么样?还是太单薄了一点。
    
5、人均自然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部分处于下降态势。
    
6、人口增速小幅回升,老龄化压力增大。
    
7、高等教育水平进步明显,仍在不断追赶发达国家水平。
    
8、财政收入与税赋负担方面合理水平,但人均税收收入较低。主要的税是在制造业环节,当然个人税收占比还是有点小。
    
9、金融业发展比较快,但保险业发展严重落后。这一点可以跟世界对比一下,我们就会看到保险业比世界很多国家要落后。
    
10、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依然落后,节能减排空间巨大。这方面,上海还比较好69%,深圳、珠三角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11、人口红利拐点已过,劳动力成本上升。
    
12、科技研发与创新投入及产业,我们专利数提升,但是跟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
    
三、深化改革开放,提升中国的持续竞争力,应对特朗普气势汹汹的态势,提出几点思考。
    
1、认清差距、找准定位,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
 
2、从三组供求关系入手,留住外企、改革国企、壮大民企。因为供给侧从企业来讲就这三类,外企、国企、民营,需要留住外企、改革国企、壮大民企,进而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个产业,三组供求关系。
第一组,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政府市场双到位”。
    
第二组是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的供求关系,实现“金融、实体双发展”,两者不是零和游戏的问题,而是要金融实体双发展。
    
第三方面国企民企双进步,这是从三组供求关系入手,作用于三类企业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发展,“三个三”,这也是供给侧改革我个人的思考表述,这样比较简明一点,而不只是深奥的理论。三组供求关系,三个供给主体,落到三个产业发展,进而更好的服务居民的消费升级。
    
3、聚焦发展实体经济,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以深圳珠三角为代表,已经在做积极的工作。现在大家用华为手机就很多,不像几年前,所以特朗普把他的苹果厂搬回去,总体上对华为是好消息。
    
4、落实G20共识,以“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新型全球化关系。
 
我提出一个重要想法,中国的出口结构,应该从欧美日向亚非拉调整。扩大内需、稳定外需。这张图把1995—2015年中国跟世界主要贸易变化趋势展示了一下,归成两类六个主体,欧美日算一类主体,第二类是亚非拉,东盟是一个主体,非洲是一个主体,拉丁美洲是一个主体。看图就很清楚,基本上跟日本的贸易结构,1995年日本占中国进出口总量的20.5%,2015年降到7.1%,日本对我们已不是很重要。东盟6.6%上升11.9%,拉美2.2%上升到6.0%,跟美国贸易基本上20年来出口比例变化不是很大,一直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4%左右。欧洲这里1995年14.3%,2015年还是14.3%。
 
1995-2015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地区贸易总额占比变化趋势如下:美国从1995年的14.5%下降到2015年的14.1%;欧盟从1995年的14.3%保持到2015年的14.3%;日本从1995年的20.5%下降到2015年的7.1%;东南亚联盟从1995年的6.6%增长到2015年的11.9%;拉丁美洲从1995年的2.2%增长到2015年的6%;非洲从1995年的1.4%增长到2015年的4.5%。
 
1995-2015年中国向世界主要地区出口份额变化趋势如下:美国从1995年的16.6%增长到2015年的18%;欧盟从1995年的12.8%增长到2015年的12.7%;日本从1995年的19.1%下降到2015年的6.1%;东南亚联盟从1995年的6.1%增长到2015年的12.2%;拉丁美洲从1995年的2.1%增长到2015年的5.8%;非洲从1995年的1.7%增长到2015年的4.8%。
    
所以中国外贸未来的增长点,主要在于亚非拉,日本跟他关系好也罢,差也罢,其实已不太重要,因为占比已比较小。
    
因此我的建议,中国未来应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推动出口的结构,由欧美日转向亚非拉。同时加快科技的创新,完善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刚才广宇院长也提到企业家精神,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医疗教育民生,促进由人口红利转到人力资本的红利,实际上人多不见得是好事,但是高素质的人一定很重要。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各位!
 
杨燕青:
    
非常感谢黄院长,他从要素、效率、创新这个角度,对全球竞争力的比例,按照他的比例我们看中国在全球地位还是非常重要,在全球地位中按照PPP来算,占17.3%,是最大的国家。同时我们对全球的增长和贡献,30%也是最大的国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有很多缺陷,这个缺陷怎么来补足?黄院长提出来了“三三三”的模式,最后我特别看重他的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我们的全球化是要转到亚非拉为核心的战略重点上,和一带一路是相同的。
    
第二个是我们通过各种方式,科技相关的,同时是新型的,但是还是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全球重新重塑。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