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讨 >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专家观点】冯俏彬:全球碳定价的进展与我国选择
发布时间:2021-08-20 15:23:54作者:冯俏彬来源:浏览:打印

\
冯俏彬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我们新供给第二季度的形势分析会,今天这个主题也非常好,全国人民都非常关心的一个事情,前面的专家有很多有价值的发言,我在下面听下来也深有启发。我给大家汇报的是一个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关于全球碳定价的进展,以及我们国家的选择。

今天我们,坐在这地方开会心情还是很沉重,因为河南现在正在水深火热当中。但河南的事情不是孤例,结合起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的真切的影响:环球同此凉热。首先前段时间北美高温,加拿大一些地方,还有美国的一些地方气温已经达到了50度左右,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的高温,这是一个变化。

另外一个变化,现在看到河南的水灾,也不是孤例,同期在德国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灾。所以,这是一个气候变化对全球对我们生活的真切的影响,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就在现在,就在当下,在新乡鹤壁正在水深火热当中。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谈到碳中和和碳达峰就具有一种比较生动的现实意义。中国已提出2030、2060年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雄伟目标。这些目标是要具体化的,这里面既有关于能源的结构,能源消耗和GDP单位能耗等等一些指标,以及落实到各个部门怎么做,包括金融部门、交通、农业、建筑等等各个部门,应该有什么样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和任务清单,或者是施工图,这是各方面都在加快研究的一个事情。

做这件事情的同时还要有很多机制,其中一个是用好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中大家特别关心的碳排放权的交易。我国7月16号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刚刚上线,但一些国家和一些组织,实际上在这个领域上已经有了多年深耕。所以,对于全球有碳定价经验的挖掘总结,对我们做好当下“双碳”工作,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首先,碳排放权定价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碳排放权的交易,这是广为人知的碳定价模式,通过市场主体的自愿交易行为对碳排放进行定价。另外,政府来定价,那就是碳税。这两种是碳定价的模式。一个是碳排放权交易,还有一个是碳税。其他碳汇概念如碳信用,或者碳金融,都在这个基础上的衍生品,但基础性的东西是这两个东西。

这两个概念有长远的理论渊源。碳排放权交易源于是基于科斯的产权理论,只要能清楚界定产权,市场主体总是能通过自愿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碳税则可以追溯到剑桥学派的庇谷税,用价格机制调整行为。这两个定价机制也有很多不同,我们做了一个总结,主要是要关注三个点。

一是碳排放权交易,政府可以通过控制排放额,来促进减排工作。所以,它更多的带一种数量调控的特征。而碳税是偏重于价格,给定一个水平,你就自己去做。所以,它并不规定排放额,但是它有一个价格标准。前者是偏重于数量,后者偏重于价格,这两个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应该结合,不能偏废,这是我们的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碳交易是比较灵活的,它可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千千万万的企业在市场上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交易,各企业在不同的时点上,不同的情境下需要的碳排放是不一样的,多的可以拿出来卖,但是碳税就比较固定,这就没办法交易了,但好处是可以稳定预期,这对企业生产经营来讲也是有益处的。我们在欧洲的历史上曾经看到,由于碳价变化太快,企业就不好做决策,但是碳税相对稳定,反而对企业在预期上可以比较稳定。

第三,市场连节性问题,碳交易市场还是比较外向,一个市场一个市场之间可以相互连接,比如全球有很多碳市场,两个市场通过一定的体制机制的调整可以实现互认。我们中国的碳市场和欧盟的碳市场怎么互认的问题肯定是以后要提到议事日程上解决的问题,市场和市场之间容易连接。这可以从商品贸易的规则推演出来。但碳税权属于国家主权,这个要改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如果在国际合作方面,碳市场的使用空间要比碳税的使用空间大得多,碳税也可以用,但是面对的阻碍会大得多。

第二个方面,看一下全球碳定价实施的情况,世界银行总结了全球碳定价或者碳中和碳达峰的情况,目前全球共有61项正在实施或者计划实施的碳定价机制,其中31项碳交易合30项碳税。如果从数量角度讲,基本上不相上下。目前全球碳定价机制的覆盖的范围是120亿吨二氧化碳。

图上蓝色是碳定价机制已经开始实施的,绿色的是计划实施的,浅绿是未来要实施的。全球范围看,蓝色的色块并不是太多,尽管有61项,但是覆盖的范围并不能说是太多,这是一个基本情况。

第二,它覆盖了全球60%的碳排放,但是同时是温室气体的22%。这是从1990年开始,整个碳排放机制覆盖范围的增长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到2005年之前,它的量值非常小,仅限于北欧一些国家搞了碳税,2005年是欧盟碳市场开始上线,这个时候水平就上来了。但是即便是这样,到2012年仍然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只有一个欧盟碳市场在运作,2012,2013年之后全球其他地方开始跟进了。到现在有61项机制。

这当中到底有些什么市场呢?最代表性的就是欧盟碳市场,其他还有一些国家市场,还有一些省市级市场。我们做这个图的时候,中国的碳市场还没上线,如果也拿上去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大家关注的美国在这上面出现的频率很低,还有日本,印度也没有。所以,可以看到碳排放大国在全球碳定价机制中间的声音比较小。当然,这是前几年的情况。

碳定价机制覆盖的行业情况。我们今天在谈到碳排放的时候,它肯定是和各行各业都相关的,但是到底是哪些行业?最核心的是最中间的电力行业,即能源行业,这个行业在各个碳定价机制中几乎都被覆盖。是所有人都认识到要碳中和和碳减排,第一是抓住能源行业这个“牛鼻子”。所以,几乎所有的碳定价机制都覆盖了能源类行业。

第二是工业部门。黄色是建筑,再后面是交通,还有国内航空,越往后还有一些行业。农业只有新西兰的纳进来了。从这样一个图上可以看出来,未来整个碳定价机制要扩展的空间还很大。

大家特别关心碳市场价格的问题。碳价到底啥水平?我们国家碳市场第一天交易的碳价应该在50元左右。对比一下各国家碳价的水平,现在碳价最高的在韩国,2020年时韩国的定价大概30多美元。另外,欧洲的碳市场排放交易,这个价格也在30多美元以上,但是大家看到中间有一个非常长的时期,从2012年一直到2018年,这个时期全球碳价非常低,折射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碳价和经济发展的繁荣程度呈正比。经济越繁荣,碳价可能就越高,如果经济比较低迷,它的价格也会下降。所以,这个问题会影响企业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中对碳价的选择,进而影响碳排放,这也是未来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点。

这是碳税开征的一览表。目前,全球30多个国家开征碳税,大部分在北欧,他们对环保比较执着,其他的一些比较大的经济体目前也开征碳税,但比例不大,比如日本、英国在其中,法国开了碳税,但是一直没实施。换句话说,各国在使用碳定价机制上更多是侧重于使用排放权交易,排碳方面整个是持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的。

碳税的变化情况,我们看到的情况最高的瑞典可以达到130美元。近年来总的来讲是个上升势头。

关于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边境调节机制不见得是碳边境调节税,也包括市场和市场之间的连接,主要还是涉及到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互认和抵免的问题,其中大量技术性细节的问题,未来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要关注的。

最近G20通过了国际税收改革的新框架。在这个新框架当中,除了全球最低税率这样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有关碳方面的合作也同样是国际税收改革的重点,刚才提到,现在碳排放中40%是没有被碳定价机制所覆盖,OECD组织已经提出,未来这40%要用碳税覆盖。所以,未来碳税在各个国家有望加速提升。我们国家全国有七个分散的市场,7月16号上线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权市场,首批纳入2225家发电企业,成交价格52.78恩元,成交16万吨,这个市场号称一上线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也是中国的经济体量所决定的。

目前来讲,因为碳市场刚刚起步,还有大量的体制机制问题和运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碳税这个事儿也要开始研究。各个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定价的交易这种机制多一些,碳税用的比较谨慎,但是由于OECD的推动,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很可能碳税会很快的提上一个议事日程,我们国家也要加快研究这个事情。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一些这方面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谢谢大家。

(此为2021年7月24日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第二季度宏观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