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讨 > 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

黄剑辉: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学原理初步思考
发布时间:2015-01-20 18:00:10作者:经济学研究院来源:经济学研究院浏览:打印
  本文是2014年6月14日在京召开的【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第1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经济学解释”研讨会主题演讲之一。演讲者是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黄剑辉副院长。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所供职单位无关。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1977年我国的人均GDP排在全球倒数第二位,1952—1978年间GDP只有4.7%的增长,整个国家和人均的生活水平,大多数指标是排在全球的170位以外,处在贫困线以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35年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年均9—10%的增长。到2013年,GDP总量达到56.88万亿,人均GDP达到6800美元,按世行标准跨入中等偏上国家水平。思考中国在这35年间到底做对了什么,对中国、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用数据量化分析改革开放成就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展总体上呈增长态势,2000年以后出现陡增。截止到2012年末(某些国家2013年的指标仍不完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占比11.4%,美国占比为22.4%。按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全球占比14.2%,美国占比18.9%。从PPP的角度看,2012年中国占比14.2%,美国占比18.9%。近期世行发表的一个报告称,按购买力平价衡量,我国将于今年超越美国。
  
  1980年,中国GDP全球占比1.7%,美国是25.1%,日本是9.9%。经过八十年代的发展,美国提升至26.2%,日本提升至14.1%,尽管中国在八十年代正处在改革发展阶段,但因为美日的较好发展,总量占比下降了0.1%,变为1.6%。经过九十年代的发展,美国占全球占比上升到30.6%,日本占比上升至14.6%,中国变化到3.7%。21世纪以后,美国由30.6%降到22.4%,日本由14.6%降到8.2%,中国从3.7%上升到11.4%。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解释
  
  第一,西方经济学生产力角度。从西方经济学视角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斯密增长”,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提出基于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国与国之间贸易的增长。第二,“熊彼特增长”,主要强调来自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的增长。第三,制度创新增长,即“奥尔森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2000年的著作《权力与繁荣》里提出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概念,指出了制度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的作用。这三种增长在不同国家、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第二,国际竞争力角度。从国际竞争力框架视角分析,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和世界经济论坛的施瓦布先生每年都会发布《全球经济力》报告,提出“三阶段、十二根支柱”的框架。框架指出人均GDP小于2000美元时,经济增长为要素驱动,由四根支柱(制度安排、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稳定性、健康与基础教育)支撑,“制度”在要素驱动型增长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全球竞争力里占据首要的位置。国防大学的刘亚洲政委最近在分析1894-1895中日甲午海战的败因时,明确指出中国之败,败在制度。制度的改革,基础设施的先行,对中国八九十年代的较好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均GDP达到3000—9000美元时,经济增长进入效率驱动阶段(中国目前已进入到这个阶段),另外四根支柱发挥很大作用,其中包括金融市场成熟度;人均GDP大于17000美元时,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欧美国家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阶段),此时,企业的成熟度、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为很重要的一个要素。
  
  第三,新供给经济学角度。在整个新供给经济学提出的新框架里,把经济发展分成“总量”和“质量”。“总量”就是生产力,“质量”是由竞争力来衡量。改革的作用,一是释放了存量要素的供给能力,二是提升了供给潜力,提升了要素的组合效率,三是激发了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开放的作用在于,引入了国外的生产力要素,同时在需求端通过开放构建了一个国际消费市场。通过改革和开放,产生了新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可以用来满足国际国内两个消费市场的需求。
  
  基于上述分析,试图从如下19方面分析过去35年到底中国做对了哪些事情,有哪些原因能够保证过去35年实现了很好的发展。1.历史底蕴。张培刚教授曾说过,分析经济问题必须历史地看,要结合历史来分析。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曾经富国、发达过,很多事情可以“以史为鉴”。2.文化优势。强调创新改革的精神,“和而不同”的多元共生理论,“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精神及和平主义的世界观。儒家倡导的入世、务实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的情怀,注重勤俭,重视储蓄、教育。3.理论先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强政府”的传统。“强政府”不是坏事,不能简单说强政府不好,新供给强调“政府、市场双到位”。4.处于比较有利的地理位置。地理因素必须要纳入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中国处于亚太适中的位置,是世界上比较少的陆海兼备的国家。国土总体上处于北纬20—60度,气候适宜。具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处于境内的珠江、长江、黄河。5.“一五计划”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包括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6.改革制度。通过新的制度供给,突破思想的藩篱,全面推进多方面的改革,资源由“政府配置”过渡到“市场决定”,而且大大提高了要素供给的效率和组合效率。7.开放市场。获得了新的“要素供给”,通过开办特区,引入欧美的资金、世行的资金,实现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是很重要的要素。8.制定战略规划。有明确的目标,包括“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三步走”的目标,五年的规划,这些都有积极的意义。9.改革开放以后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包括1979年正式与美国建交,获得最惠国待遇,与日本建立良好的关系,中苏关系的缓和,这些都是很好的国际环境。10.营造有利的国内环境。小平同志说过“稳定压倒一切”,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断的争论,不断的折腾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11.建立了强有力的各级政府。是由职业政治家来推动经济,构建了良好的政府治理。12.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的人流、物流低成本流动的基本框架。13.人口红利,包括总量和良好的教育。14.农村的改革,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15.形成了混合所有制格局。混合所有制是中国的优势之一,要客观的去看,关键是不能走极端,全部国有、全部私有都是有问题的,应该发挥其各自的积极作用。16.具有超大的国内市场规模。13亿人口,庞大的三十几个省,基本上相当于西欧的三十多个国家,通过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可以降低交易成本。17.建立了现代的金融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8.提出实施了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包括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打造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形成了数量可观的企业家队伍。
  
  研究考察过去35年的道路,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以及亚非拉未来的发展之路,不能简单的只就经济谈经济,不能光从数字、从经济来谈这个问题,必须要从国情出发,将历史的、文化的、人口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量。核心是要从制度供给入手,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制定相关的战略和政策措施。
  
  中国过去35年的成功发展的关键就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积极进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源泉,是赶上时代发展进步的一个法宝,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