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讨 > 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

牛犁:我国GDP总量在2025年左右将超美国
发布时间:2014-12-22 18:49:00作者:经济学研究院来源:经济学研究院浏览:打印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新时代,新格局,新智慧——‘十三五’规划思路及2049战略研讨会暨民新指数发布会”12月21日于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隆重召开。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处处长牛犁表示:我们在2025年前后,我们的GDP总量将首次要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然,这是市场规律的角度来看。在2025年,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由2013年的12.7%,这就是刚刚普查结束后调整的一个数据,上升到大体上升到21%左右,而美国的由现在的22.4,将放慢到20.3%。我们的GDP总量占美国的比重,今天是56.6%,而到那时候要略微超过他的水平,而到了2049年,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将近25%这样一个水平。那时候我们的总量将是美国的1.8倍这样的一个概念。
  
  从人均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按照新的基数调整完以后,人均GDP总量大体上2020年前后达到1.62万美元,首次迈入世行的高收入国家的行列。高收入是按照过去20年平均大体上民意增速2.4%进行推算。到这个时候尽管总量是迈入高收入的行列,但是占美国的比重紧紧围22%左右,还差的比较远。到了2030年总量达到2.9万美元,相当于美国的30%左右。
  
      以下为牛犁演讲实录:
  
  牛犁:尊敬的洪理事长,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此次论坛。鉴于时间关系,我汇报集中在第二点,第一是未来35年发展的环境和目标,这也是我们最近才接到,这里面简要的点一下。第二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的测算。第三是主要的量化比较。
  
  从第一部分大体看,我们要从经济发展、资本流动、贸易格局、技术潮流、资源环境,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等方面进行国际、国内有利的、不利的,还有机遇和挑战这些方面环境的对比。作为发展目标的角度来看,过去三十多年我们处于追赶型的一个发展态势,走的是投资拉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的一种发展模式。而作为未来,我们逐步的走向引领型的这样的一种国家,积极参与到全球规则的制定过程中,特别是我们国家近中期推进的一系列大的发展战略,比如一带一路等等,是给相关的国家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好处。所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二,对发展目标的测算,大的思路的角度,我们主要是通过从要素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增长的潜力和动力到底在哪个地方。
  
  第一步,建立一个生产函数,来回顾我们过去的资本积累,劳动力,以及全要素的各个贡献的一个因素。
  
  第二步,我们主要把全要素进一步分解到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科技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其他这种细项,通过再分析这些细项来总体的看我们TFP发展的一些情况。
  
  总体上来看,运用生产函数,对一些方法我们进行了一些总数,但是相对而言稳定性更好一些。
  
  从未来大的发展的角度看,中长期我们的储蓄率主要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已经从峰值开始回落,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当然,最关键的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开始逐步的消失。
  
  第二,我们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有利于降低总的储蓄率。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降低储蓄动机。
  
  第四,要素价格改革的加快降低企业的那种储蓄和提高他投资的倾向。
  
  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数量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以后,2012年,2013年总量下降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的变成了负值。
  
  我们按照15—59岁,因为中国是60岁退休,现在是按照这样的口径推算的未来的适龄劳动人口的总规模处于一个下降的态势,我们的劳动时间应该是明显在缩短,改革开放以来也是这样的特点,过去我们工作的时间是非常长的,现在有所减小。第三就是就业的参与率,特别是部分女同志回家,大家追求更加好的一个享受。所以,参与率也有所下降,就是总体的劳动力因素。
  
  第三,全要素总体的因素,包括我们的改革、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研发的投入,以及新一轮的开放带来的TFP的变化。
  
  第四,要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对我们增长潜力的影响。确确实实我们按照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以及2030年时碳排放总量都要达到峰值的情况下来测算要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必然要增加投入,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一个负约束。当然,部分新兴的生态产业也是带来经济增长的。从总体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角度来看,我们在未来35年,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格局,首先到2020年前,这一段时期我们的工业化由中期向后期过渡,城镇化是继续快速推进的。从经济增长本身,应该说处于中高速增长的阶段,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我们从2012年开始,到2020年这一段6%—8%这样的一个水平,大体上就是一个中高速的状态。到2020年前后,也就是建党100周年前后的时候,一个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第二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第一个大的百年目标。第二个就是2021到2030,工业化高位趋稳稳定发展一段时间,城市化还要再快速增长一段时间,经济增速本身已经是要进入到中速的这样的增长态势,又要比前面的中高速发展,从阶段性上来看要下一个台阶。这是大的前两个阶段。到了第三阶段,从2030年之后,我们就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那时候我们的经济增速将进入一个低速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到2049年的时候,我们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也实现我们建国100周年时,把我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一个目标。这是大的几个阶段的判断。第四方面对于主要指标的测算,这里面我们是从人口、经济、人均量、结构等等方面做了一个测算,我们这里面把主要的结论简要的汇报一下。
  
  1、人口总量角度,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个大的特点,我总体上来看对于中国未来人口的研究,凡是最新的研究得到的峰值越低,而峰值的时间越靠前。第二个发现,凡是政府的官方的一些机构做出的预测偏高,而研究结构、学术机构做出来的偏低,而且相对之间的误差还是比较大的。根据国内外各方面的研究,也考虑到我们近期计生政策的调整,考虑到未来可能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们做初步的测算,我们2020年的人口总量大体上在14.07亿人这样的水平。在2028年前后达到我们的人口峰值总量。大概是14.3亿的水平,到2049年逐步的放慢到13.57亿人这个水平。之前类似于计生委,中科院的峰值时间略早一些,要到14.7,甚至接近15亿。有一些大学甚至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人口峰值。所以,差距还是很大的。这是总体的增速,到2030年之后出现明显的下降的一个态势。
  
  2、从人口大的结构角度来看,我们老龄化的这种趋势是逐步的加剧局面,2020年前后,我们老龄人口,主要指的60岁以上的人口,大概是2.38亿,占的比例是达到了16.9%左右。2030年时比例提高到23.8%,2049年前后进一步的扩大到32%左右,有4.4亿的老龄人口。刚才我们提到大概13.57亿人,也就是说差不多我们社会三个人里一个人是老人,60岁以上的,这么一个概念。这是主要人口的预测表,这个是主要的一些研究机构在不同的段对老龄人口的一个比重做出的一个测算。
  
  3、城镇化的一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时段2020前后因为是新型的城镇化已经明确的提出了60%左右的这样一个目标,而到2030年我们大体上要回升到66%左右,到2049年大体上超过70%,到72%左右。我个人始终觉得中国的城镇化率到了70%左右基本就稳定了,不像部分国家可能到80%-85%,因为中国各个民族的特性决定了他不愿意都住到楼里,这是未来的一个走势。
  
  4、我们经济增长情况。在“十三五”期间,我们的经济增速处于中高速的一个水平,通过我们潜在增长能力的测算,“十三五”期间的平均增速大体在6.5%左右,但实际的经济增速可能在6.5上或者下附近波动,从改善型的这样一个方案来看,有可能会比这好一些,但是有严格的假设条件,第一,我们三中全会确定的各项改革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预期的目标。第二,G20峰会今天达成的目标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未来五年的GDP增长提高两个百分点,但是这个确实是有很大难度的。如果实现了这两个目标的话,我们测算“十三五”期间的潜在能力可能会提高到7%左右。2020年前后我们人均GDP按照市场汇价,大体上超过1.3万美元这样的一个水平,而从不变价看,2020年GDP总量完全可以实现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第二个时段我们中速阶段,经济增速在4%—6%,我们现在大体上认为是中速,一般我们的高速调整到一半就是到中速,大体上平均水平就是5%左右,而在2025年前后,我们GDP总量将要达到29万亿美元这样一个水平,到2030年41万亿,而紧接着第三个阶段增速显著的放慢到3%—4%的这样一个低速稳定阶段。即便到了那个阶段,我们仍然是一个中等发达的程度,还不是像今天我们看到的美国、日本、欧洲这些最发达的状态。
  
  从汇率的角度,我们认为在2020年前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小幅升值的态势,之后基本上趋于稳定。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一产是持续走低,二产现在高峰已经过了,开始趋于回落,三产是稳步的回升。到2049年前后,我们农业可能掉到4%以下,甚至更低。最新的普查,农业的比进一步下调了0.6个百分点,这可能对未来有一定的影响。工业的水平大体上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五点几,服务业要提升到70%以上来。
  
  从需求结构的角度来看,我们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储蓄率下降,进而导致投资率已经呈趋势性下降,而消费率应该说这几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稳步回升的态势。从2020年前后投资率大体上要降到43%左右,消费率回升到55,我们还有一点出口,保持一定的顺差。到1949年前后,投资率进一步的下降到了大概30%以下,而现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大部分在20%以下,而消费率回升到72%左右这样的水平,而贸易项下1930年之后是略微有一些小幅的逆差这样一个总体局面。
  
  下面我们简要的对比一下跟国际主要的指标。刚才黄院长介绍的从现状的角度是非常的系统全面,这里面我们选择了最主要的几个大的指标,而且下一步还需要从结构上,从其他方面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主要发达国家过去一段时间增长,经历了扩张到衰退,现在温和复苏这样的一个总体的态势。
  
  从主要大国的增长的预测这个角度,坦率的讲,我们要把那么多国际机构做出来,尤其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和经济的范围内是很困难的,主要国家的预测更多的是参考了联合国、IMF、世行,以及相关的一些国际机构的判断做出的,特别是人口这些因素,主要是联合国人口司的一个预测,以及世界银行的一个预测,因为它的数据系列是非常的完善,非常好。
  
  从主要国家的对比简要的提两个结论,一个是经济总量的概念,按照基本方案,市场汇率计算,不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我们在2025年前后,我们的GDP总量将首次要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然,这是市场规律的角度来看。在2025年,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由2013年的12.7%,这就是刚刚普查结束后调整的一个数据,上升到大体上升到21%左右,而美国的由现在的22.4,将放慢到20.3%。我们的GDP总量占美国的比重,今天是56.6%,而到那时候要略微超过他的水平,而到了2049年,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将近25%这样一个水平。那时候我们的总量将是美国的1.8倍这样的一个概念。
  
  从人均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按照新的基数调整完以后,人均GDP总量大体上2020年前后达到1.62万美元,首次迈入世行的高收入国家的行列。高收入是按照过去20年平均大体上民意增速2.4%进行推算。到这个时候尽管总量是迈入高收入的行列,但是占美国的比重紧紧围22%左右,还差的比较远。到了2030年总量达到2.9万美元,相当于美国的30%左右。到1949年大体上是8.5万美元,相当于美国的52%左右。本来我们把PPP这些也做了一个题,鉴于时间关系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