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讨 >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孔泾源:开放要素市场,提振民营经济
发布时间:2020-11-05 16:30:23作者:孔泾源来源:浏览:打印
\
孔泾源  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

   大家下午好!非常有幸参加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经济形势高层对话会。
   
大家知道,当前的时局非常严峻。国际上,中美两国从贸易战打到外交战,国内上半年是新冠肺炎,下半年是洪水泛滥,国事天下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事。今年又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正在研究制定。在此特殊时期,中国经济包括民营经济如何发展,社会普遍关注并力图找到好的路径。这里我讲两个有关问题。一是在百年变局中发展和护航民营经济,二是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性开放提振民营经济。 
   
一、在百年变局中发展和护航民营经济。
   
眼下大家都在经常讲百年变局。真正称得上百年变局的究竟有哪些?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的变局。一是经济层面的产业百年变局,即第四次产业革命,德国叫“工业4.0”,美国叫“工业互联网”。二是国际政治变局,即中美大国博弈,从经济贸易到外交领域,从国际政治到意识形态,几乎全面对撞。
   
先讲产业变局问题。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步伐已经开启,当前正面临着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转变的阶段或趋势。
   
进入21世纪,我国信息互联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到2018年,互联网行业发展进入转型调整、动能转换的新时期。智能零售、社交电商、电子竞技、短视频等新模式快速兴起。同时,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通过数字化改造、开放服务能力等手段赋能B端,推动产业互联网向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产业链各场景下沉,对各个垂直产业链及其内部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借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技术,以网络平台模式进行信息、资源、资金等方面的整合,推动互联网和各产业的深度融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及其运营效率,形成产业互联网的多个细分领域和差异化的市场。
   
如果我们将互联网发展分为上下两个半场,那么可以说,上半场所依赖的技术能力主要为连接技术,它推动了消费互联网领域的蓬勃发展。随着技术能力迭代和资源要素禀赋的相对价格变动,下半场无疑将会成为ABC(Artificial Intelligence、Big Data、Cloud Computing)技术的广阔舞台,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助推互联网经济发展,也倒逼互联网经济转型。
   
我国具备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潜在优势。互联网经济领域,民营企业一直是主角,今后也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一是我国已经具备良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从终端消费逐渐向上游渗透、改造的过程,需要完善的产业体系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目前,我国不仅有活跃在各个领域的成熟互联网平台,而且也有世界级的通信巨头。既拥有完备的光缆、微波、卫星、移动通信等网络基础设施,也建立有庞大的通讯网络底层枢纽,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性技术。二是有较好的数据沉淀和场景优势。产业互联网发展特别需要大数据资源和丰富完整的场景,这是无人操作和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和演进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拥有非常丰富和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结构、组织体系也相对完整,为产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实验和探索的实体基础,这是小体量经济体所难以比拟的。三是产业结构痛点推高发展诉求。我国刚刚完成工业化过程,传统产业比重大,技术相对低端,流通环节交易成本高,管理效率也很低下,适合用互联网技术及平台整合产业链,或率先构建大的产业互联网平台。5G网络建设和新冠肺炎疫情或分别从技术和社会层面为我国解决诸多产业痛点提供推力。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我国各类企业要顺应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趋势与规律,抢占先机、有所作为。
   
再讲讲国际政治变局中民营经济如何趋利避害、发展自己。
   
所谓百年变局既有国际变局也有中国自己的变局。先看看我们的变局: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影响着世界格局。中国由传统农耕文明步入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文明、由产业技术革命的追随者向并跑者乃至某些领域的领跑者转变;由自然经济或类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体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加快与发达经济体市场同构以及相应的竞争能力提升;由封闭半封闭状态到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由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转变;由外部市场的依赖者向世界市场的贡献者转化;由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适应者向参与者、大国经济体影响力转变。
   
再看看世界的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从产业形态看,消费互联网加速向产业互联网转变;从重要领域看,人工智能、基因工程、量子科学以及新材料、核聚变等领域竞争激烈;世界经济重心正在“自西向东”位移,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渐趋均衡;新的全球性问题,如信息网络、虚拟经济、超级资本、难民移民、科技竞合、气候生态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在相关全球治理方面期待增大话语权、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日渐增高、趋势显现;世界文明多样性彰显,新的发展模式开始进入全球视野,世界各国渐持开放包容、多元互利发展基调,西方主要国家的无奈、不甘与焦虑凸显。
   
百年未见的变局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样,首先是中国对世界的挑战。贸易大国的确立,中国入世赋予的贸易地位对国际贸易条件带来冲击,包括对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冲击;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形成对国际社会产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替代与冲击;科技立国战略及其成就对传统大国优势的挑战;综合国力及军事实力的增长引起西方大国的疑虑、忌惮甚至恐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制度公共品提供能力对西方社会的制度模式和文化优越感产生强烈冲击等。
   
其次是世界对中国的挑战。发展中国家产业与市场同构下与我国贸易摩擦的增加;发达国家因产业转移和就业岗位流失对中国的抱怨、包括其政治人物的恶意操弄;大国博弈中主要大国力图将中国推至于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西方大国的综合性传统优势及其极端化利用对中国崛起形成的巨大压力和经常性挑战;新冠疫情下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剧变以及一些西方大国试图“甩锅”推责,进而“去全球化”尤其是“去中国化”的现实冲击。
   
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只能在应对类此挑战中逆境应变,发展和壮大自己。国家层面也应当研究制定应对变局的大政方针和经济政策,帮助中国企业度过难关,求得发展。
   
二、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性开放提振民营经济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至5%的区间,但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民营经济必须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找到成长壮大的机会。
   
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幻,下一个五年规划期内,我国势必以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和推动高质量、绿色化发展为支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除此没有别的出路。在三次产业层面,建设绿色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本、产品质量和科技研发强国;在基础设施层面,建设交通路网、航空航天、海洋航运、信息网络和水利渠网强国;在社会人文层面,建设文化教育、健康体育、生活品质、平衡发展、绿色生态、民主法治和安全防务强国。新时期,民营企业不能因循守旧或抱残守缺,应当适应新的产业革命趋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相关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商机和位置。
   
应对国际挑战,国家战略重点会有一些调整,但在经济领域,无论是发展战略还是改革开放政策,仍然是可以预期的。
   
在发展战略方面,坚持内需立国原则,锻造完整产业链体系,提速产业互联网发展,发展数字智能经济,优化城乡社会结构,深耕绿色生态经济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政策乃至战略选择,其中许多领域,民营经济都有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总体上还是坚持产权中性、竞争中性、规制中性基础上的市场中性原则,创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发展的体制环境,激活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共同携手抢占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历史先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体现了这种制度建设取向。其次是创新效率与公平均衡协调和共享发展体制机制及社会政策,提升央地政府的改革动力和治理能力,推动效率努力与公平目标相向而行,缓解经济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并且,这类矛盾的存在,如果善加处理,本身也是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契机和成长空间。
   
实行制度性开放,是我国应对国际百年变局的关键决策。政策选项可以包括:旗帜鲜明地高举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旗帜,适应、推动国际商务规则、标准和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国内自贸区和国际间双边、多边自贸区建设;适时调整国际贸易投资政策和对外开放战略,将国内西部开发和向西、向南开放结合起来,尽快打通新的陆海贸易通道和重要战略通道,形成稳定的贸易投资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针对发达市场和发展中市场特性,有侧重、有选择地确立双向开放重点,建立互利共赢的双边多边开放机制;保障产业链衔接和可持续,承接或留住部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外资企业;在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基础上,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各领域开放,以竞争促创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进多元经济外交,以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以及国内国际各界人士、各种组织和各个类型国家包括重点小国,密切经济联系,广结社会善缘,灵活应对西方主要大国对我国的打压和排挤,将其影响缩小到最低程度。
   
2020年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部分地体现了这种全面开放和制度性开放的要义和重点。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缩减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其中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至33条,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37条减至30条。其中一是加快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金融领域,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基础设施领域,取消50万人口以上城市供排水管网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规定。二是放宽制造业、农业市场准入。制造业领域,放开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取消禁止外商投资放射性矿产冶炼、加工和核燃料生产的规定。农业领域,将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放宽为中方股比不低于34%。三是继续在自贸试验区进行开放试点。在全国开放措施基础上,自贸试验区继续先行先试。医药领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资中药饮片的规定。教育领域,允许外商独资设立学制类职业教育机构。
   
总之,面对美国优先、甚至不惜冷战的挑战,我国坚持更加开放、全面开放和制度性开放,吸引国际资本、跨国企业到中国市场发展,变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命运共同体。中国企业将与国际资本同台博弈、激烈竞争。民营企业以及所有中国企业只能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逆境生存、强身健体,发展自己。
   
谢谢大家!

(此为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020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