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给人民币圆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讨 > 新供给人民币圆桌

曾辉: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6-07-03 21:46:19作者:曾辉来源:浏览:打印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曾辉:非常高兴“新供给“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比较好的交流。我非常同意各位的看法。我主要探讨一下,既然提出占优货币这个问题,肯定是把全球的200种或者150种货币分成占优货币和非占优货币,或者占优货币和边缘货币。那我们自然要谈一个问题,一种货币怎么样成为占优货币,或者它怎么能像人民币这样,从七八十年代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使用到现在国际使用已经有一定成绩。因此,我主要想总结一下历史。

当然,占优货币的形成或者一个货币的国际化本质上是市场需求驱动的,基础肯定是这个国家经济金融力量的提升,但是这个过程中金融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也会起到一定作用。我要是把姚所长和宏胜秘书长在货政司、货政二司的工作做一下总结,回顾一下历史,工作主要是姚所长和宏胜秘书长做的,我在这儿列一些数,供大家参考。

主要谈五部分内容,汇率市场化的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跨境试点,金融业开放,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情况,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

第一点,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如果我们从历史来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大概是经历了一个挺曲折的过程。1993年之前我们实行双重汇率,1994年1月1日实现以市场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实现了汇率并轨,取消了外汇留存制度,并且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2005年7月份我们进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汇率浮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2010年十月重启汇改。

这张图我们把重要改革时点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展示。我们可以看人民币的汇率在1993年之前基本上还是双轨汇率,甚至当时就不只双轨,可能三轨、五轨,不同的交易是用不同的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1994年之后我们才开始并轨,形成了单一的汇率。

2005年改革之后,伴随着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又进入了一个基本稳定的阶段, 2010年之后波动性再次扩大。

我们在十八大报告、十八大三中决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汇率改革仍然会坚持市场化的方向,让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当中发挥更多的决定性的作用,汇率的形成机制会向市场化的方向继续进行改革。我们目前改革的方向主要还是有四个方向,首先就是央行已经基本从2004年以来推出了常态式的外汇市场干预。

其次,我们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2005年我们人民银行开始把每个工作日闭市后的美元兑人民币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的中间价,2006年授权外汇交易中心每天上午9:15公布中间价,可能市场上对这个机制的透明性、市场化程度仍然有一定的质疑。2015年8月11日我们进行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中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作为他后续的补充措施我们12月还发布了人民币汇率指数,还延长了外汇交易时间,今年的5月6日,我们又进一步解释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的机制。从整个改革的效果看,可以说8·11汇改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成果,昨天英国脱欧公投的过程中,世界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美国第一阵营,日本也跟在后面,但是英镑和欧元就比较惨,人民币作为SDR中的五种货币之一,大概处于中间的位置,我们对美元大概贬值了不到1%,相对来说是稳定的。

再次,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从我们不能浮动到可以浮动千分之三,千分之五,1%,2%,我们现在2%的波幅基本上能够覆盖正常波动的需求。

最后一点,我们在发展我们的外汇市场。因为我们原来属于一个固定的汇率制度下,汇率风险是由中央银行进行承担的,市场主体不需要管理它的汇率风险。但是从最近人民币汇率逐渐浮动的程度越来越大之后,市场主体需要管理汇率风险,这就要求相应的工具,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能够向银行、企业和居民客户提供人民币远期产品和期权产品。昨天和前天我们到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了将近十家企业,大家感觉产品基本上还是能够满足需求,但是我们在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以及锁汇价格方面仍然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第二点,我想讲一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使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结算、收付、投资这三个方向。制度上有一些支持性的东西,比如双边本币互换,比如清算安排。像潘秘书长讲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中间肯定会面临一些波折。2016年1-4月份人民币在经常项下收付1.72万亿,同比有一个明显的下降,和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都是有关系的,但我们相信这只是人民币长期国际化趋势的一个小的插曲,用克强总理的话说就是“形有波动,势仍向好”。

在资本项下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还是有一定的进展。比如我们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的收付额同比增长1.3倍,外商直接投资FDI人民币的收付额增长了9.3%。人民币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沪港通,还有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来看进展都比较好。

目前我们一共和33家央行签订了3.3万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目前人民币在几种用途中的排名和占比可以看这张图。

第三点,是金融业的双向开放。货币的国际使用必须有金融机构,特别是有本国金融机构提供支撑。目前来看金融机构走出去尚处在探索阶段,但总体规模已经不小。截至2015年底,我们有22家中资银行在海外5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98家分支机构。但这和人民币国际性使用实际需求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同时,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都是偏低的,这和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潜在需求也是存在比较大的缺口。

第四点,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我们目前主要参与了双边、区域和多边的合作机制,比如IMF,比如G20,FSB,另外我们还参加一些区域性货币安排,比如清迈倡议多变化,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和准则的制定,在银行业监管、证券业监管,保险业监管都有这方面的合作机制。我们近年来逐步认识到一点,相比较数量指标,这种规则制定方面的发言权和主导权对未来我们金融货币的发展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反洗钱与反腐融资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了跨境监管的双边合作。

最近我们取得了两项重大成绩。一是成功推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目前我们份额已经从3.996升到6.394,从第六跃居到第三位。二是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这也是最近20年来第一次有新兴国家的货币能够进入SDR篮子。

第五点,资本项目可兑换。外界一般认为我们资本项是不可兑换的,但是根据IMF的分类,在40个项目中我们完全可兑换的有10个,部分可兑换的有27个,不可兑换的大概有3个。实际上,我们可兑换的程度已经非常高了。大家可以参考这几张图表,这是我们一些细项,资金引进来,资金走出去和双向开放,这是我们在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中进行的一系列试点改革,这是我们未来改革的一些展望。

我就简单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