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讨 >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刘陈杰:供给侧改革下的机遇与风险
发布时间:2016-07-13 16:04:26作者:刘陈杰来源:浏览:打印
7月10日,新供给2016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
 
Upright Captial 董事长、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刘陈杰表示:为什么供给侧改革推行的这么艰难,可能也是遇到了一些所谓的“不平衡、不协调”。

刘陈杰:非常感谢大家。我跟大家汇报一下近期的一些想法,刚才一些前辈也提到“供给侧改革要大力抓”,但是通过我近半年以来对于“供给侧”解剖测算,我有一个想法:为什么现在供给侧改革可能遇到了一些问题,或者是进展可能是低于预期?我用的题目是“供给侧改革面临着断层线”。“断层线”的概念是原印度央行的行长提出来的,就是预见08年金融危机这本书。我看完之后,觉得为什么供给侧改革推行的这么艰难,可能也是遇到了一些所谓的“不平衡、不协调”。“断层线”就是“不平衡、不协调”的代名词。
    
第一个断层线,我认为是金融稳定与结构性改革之间的矛盾。我们用了很大的力气把中国金融周期周期指数线做出来了。现在来看,那个金融指数是不高的。但是我们考虑到包括影子银行里面的,2014年以后中国的金融周期是历史上从有剧可查到现在是非常高的情况。不难解释,当我们稍微动了一下,去年6月份的时候动了一下所谓的民间融资进入股市的这么一个东西,包括:今年1月份的时候稍微动了一下涨跌停的熔断线,整个金融市场就出现了大的波动。我想这是跟金融改革之间的矛盾,而且从4月8号央行的工作内容里面展现出来的,央行高层已经注意到这个周期。
    
第一,《金融研究》里面的一篇文章,现在来看确实要实现金融稳定,要实现金融改革,同时又是金融创新等等是不太可能的。稍微对金融领域做一些改革的话,很有可能出现系统性的意想不到的后果,冲击会不断的加大。这个可讲的很多,但是我现在就略过了,这也是我们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对A股保持很低仓位的原则。只要稍微决策层对政策效果的评估有偏差的话,可能冲击会非常大。第二,去杠杆和去产能与宏观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矛盾。我们通过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发现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在中国是没有公开的产能利用率数据的,没有这么一个东西。我想这是一个讨论问题的基础,没有这个数据怎么说“去产能”呢?所以我们就做了这样的一项工作,把中国产能利用率的历史水平从1997年一直到现在,目前来看是近十年以来的新低,确实是存在产能过剩。第三个是比较关键的,去产能对于经济增长多少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我能花多大决心去产能。事实上这几个行业,基本上产能过剩都在25%左右或者24左右的平均水平。这是去产能。去杠杆我们也做了理论实践上的分析,只要保增长,总体杠杆率未来5年看不到下降的空间,所以“去杠杆”这么一个提法,现在中央看到最新的文件,去非金融企业的杠杆。他没有说“去整体杠杆”。我想现在是249,未来几年我想可能会看到300或者350。绝对的水平高还是不高?我想意义不是太大。只要保增长,总体的杠杆肯定是往上升的。如果要去非金融企业杠杆的话,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信用收缩。这种情况下,作为央行只有一个方式,就是提供流动性,所谓的“流动性管理”。说白了,就是环节金融危机,这也是跟中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是背道而驰的。第三个是金融市场脱离基本面,很难支持实体经济改革。通过模型可以算出来持仓多少,一个合理的A股指数在哪里,我们发现整个金融市场现在是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基本面。想让它发挥融资功能,是非常困难的。第四,就是“财税体制改革”。为什么怀念1994年?为什么现在没有动力做整体的推进呢?从增长性的财政体制到发展型的财政体制,现在的发展是不够的。如果从营改增来讲,我们可能感受到的是通缩。为什么?中国的税是价内税,但是表现的是价格在往下降。另外,政治晋升理念,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变化,不像04年那样的完全以GDP论了。还有就是短期资本流动,全球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做,中国先做了一个短期的月度资本流动的测算。目前最严峻的是去年8月份和今年的1月份的。我们现在能够做到对每个月监测,还能体现一两个月预测。未来用它预测一下,央行是不是要补充基础货币。如果需要补充基础货币或者量比较大,就必须要降准,是预测这个。
    
第二部分,下半年经济稳中有忧。第一,我们的房地产投资短期问题不大,明年压力较大。这是房地产方面的判断。所以我觉得如果房地产这边压力比较大,会有一定程度上对于GDP总体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第二,房地产库存,我们也是经过了很多的测算,目前来讲去库存刚刚开始,整体上来讲还要维持2-3年,具体的数据我这里就不交代了。第三个是基建,基建现在基数已经不低了。基建撑起经济,走老路是次优选。目前来讲,只能是依靠这个东西。最后一个出口,整体来讲是大幅度回暖的可能性不太高。

对于出口和投资对GDP增幅的弹性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我们现在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比较快,但是这两个产业对于GDP的影响还是最大。而且不管是服务也好,销售也好,最终是收入预期支撑的。最后是我们对于三季度经济形势的预测:通胀温和,没有滞胀。总体的结论就是三季度基本面略有压力。
 
杨燕青:非常感谢陈杰时间很短,但是里面的模型好像听下来已经有七八个了。他整体对经济的判断,我觉得值得我们仔细的去跟踪。他的总体判断是,我们下半年的经济稳中有优。优的这个份量可能会比较多,他关于整个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整体分析框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框架。我们还是可以后面会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展开。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