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华观察

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正当其时
发布时间:2023-09-28 09:52:43作者:来源:浏览:打印
中宏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王镜榕)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日前,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财政部财科所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欧纯智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从历史纵深把握东北振兴深层挑战

  中宏网记者:2023年刚好是东北振兴的第二十个年头,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有关讲话精神,您对推进东北振兴面临的主要挑战怎么看?

  欧纯智:东北振兴,重振东北昔日辉煌,既是东北发展的时代机遇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东北地区借助较早解放以及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经济规模占到全国的12.36%,1978年上升至13.5%。1978年以后,东北地区变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较其他地区更慢的增长速度导致改开四十年后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降到6.7%。2016年东北经济出现了负增长现象,2018年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速不足5%,显著低于6.6%的全国水平,基本处于末位。上述现象敦促我们思考东北发展速度滞后的原因,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国际供应链中国布局造就的东南沿海四十年辉煌,反衬出东北在不断衰落,随着疫情后国际供应链断裂重组离开中国,东北的发展步伐相对会有提升。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东北衰落的实质根源在于自身资源枯竭、计划经济体制与国企重点布局下的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东北亚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等。我们知道,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主要驱动力,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与本质要求。东北现有的产业结构与集聚程度严重阻碍小企业发展,其结果是进一步制约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这是一个自身不断固化加强的恶性循环模式,需要外力干预。

  中宏网记者:从世界范围来看,东北现象并非是孤立的,上世纪的英国伯明翰、美国的匹兹堡和底特律、德国的鲁尔区,国际上将其称为“铁锈带”,均有类似的发展轨迹。您能否就上述城市的转型升级谈一谈对东北振兴的启迪与思考。

  欧纯智:国外的“铁锈带”城市(地区)经过数十年的转型升级改革,有些已经历了浴火重生,走上全新的发展道路,而有些城市转型升级失败导致破产,这些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总结经验与教训,下面我重点说说您刚才所谈到的这几个城市(地区)。伯明翰已经成功地从传统制造业向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管理服务转型,匹兹堡和鲁尔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他们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从二产到三产的飞跃与蜕变,从产业链的相对下游向更高端攀爬,最终实现产业升级。然而与这种转型升级成功的城市相比,老牌汽车城底特律明显无法胜任转型升级大任,错误地以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但没有发展出新兴产业或者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反而进一步固化汽车产业的一支独大地位。虽然大搞赌场及新体育场模式的娱乐业,但由于消费能力低迷,最终并没有摆脱单一汽车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先行的模式,导致近200亿城市负债,只能申请城市破产,成为美国迄今为止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上述四个城市(地区),前三个案例的成功在于重新挖掘出城市发展优势,既有新行业诞生,又有对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而后者底特律不但没有挖掘出新的优势却进一步固化了本应该摒弃的劣势,这几乎注定了转型失败的结局。

精准施策推动东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中宏网记者:2003-2020年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东北振兴政策,三省也出台了更为密集的配套政策,从这些政策出台的频率来看,我们能够感受到国家对东北振兴的重视程度,请您就政策效果对东北振兴的带动作用谈谈您的看法?

  欧纯智:像世界上其他“铁锈带”的振兴一样,东北也希望通过一系列变革实现振兴。自2003年以来,国家通过运用财政补贴、专项资金、减税降费等支持政策持续助力东北振兴。然而有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对东北企业的绩效作用效果明显低于东部地区,而政府补助和研发投入对东北地区企业的绩效提升并未产生明显作用,且行业间的提振效果差异明显。装备制造业和高耗能产业的产出得到提升,但利润并未增加;资源型产业的产出和利润则均未明显增加。这是由于这些行业基本都是央国企主导在做,由于市场潜能没有被完全激活,企业缺乏内生增长动力。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如前面所说,东北地区计划经济烙印严重,产业布局缺乏市场自发的行业集聚,导致东北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这是削弱政策支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东北振兴政策的初衷是希望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作用,但实际情况是产生挤出效应,对市场资源配置造成危害,进一步固化了市场机制不充分的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制造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所以,我们在出台东北振兴政策的时候要深入思考政策的发力点以及可能预期达到的结果,到底是固化了劣势还是强化了优势或者说重新挖掘出优势。

  中宏网记者:振兴政策对产业投资与布局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请您就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谈谈您是如何构想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以及未来的政策走向如何对此精准发力?

  欧纯智:我们通常对服务业的刻板印象就是吃喝玩乐,其实吃喝玩乐只是服务业庞大体系中的一个比较被生活看得见的部分。以美国为例,2022年美国三次产业比重为1.13:18.55:80.31,而我国三次产业比重为7.3:39.9:52.8,即便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相较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依然显著不足,东北地区尤为严重。那么美国靠什么来支撑如此庞大的服务业?答曰围绕一产、二产发展应运而生的金融、科技、管理服务,也可以这样理解,美国的三产扎扎实实围绕一产、二产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也是美国虽然一产、二产所占比重不高却极为先进、高效、强大的最重要原因,美国优质的产业结构使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态势。现在我们再来看那几个著名“铁锈带”城市(地区)的转型路径,成功的路径均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引进金融和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以市场化模式自发形成产业集聚,进入自身能够造血的良性循环。而失败的路径是继续传统产业一支独大的模式,缺乏关注自身的更新迭代。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没有金融、科技、管理这些外力介入以优化产业结构,靠自身进行转型升级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如果对某个低效的行业投入大量的政策支持,也许不但不能帮助其实现振兴的使命,反而会使其反复陷入振而不兴、甚至更衰的被动局面,是时候应该调整东北振兴的思路和方法了,我们首先要从振兴政策抓起。

  中宏网记者:请您谈谈您对东北振兴的具体建议?

  欧纯智:东北要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好自己的路。众所周知,挑战和机遇永远都是并存的,制造业一支独大既是东北的劣势也是东北的优势。我们知道,支撑科技、金融、管理等服务业发展的恰恰是一产、二产这样的实体经济,而东北地区基础扎实的农业和制造业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也可以这样理解,东北有足够的土壤为自己涵养能够反哺自身发展的金融、科技和管理服务,这是基于存量的增量发展,是有根基的增值裂变。只要市场机制放开,真正实质性地推进攻坚克难的改革创新,打造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效扭转“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负面舆情,有针对性地出台务实的政策吸引金融、科技、管理等产业落户,那么东北地区有望能够较快自发地实现围绕相关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换代更迭、转型升级,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今天的东北已经回不到过去的东北,从资源依赖型的传统工业化向技术依赖型的现代工业化和高新技术、高新材料引导型的新兴工业化产业转型,并大力发展与上述转型配套的科技、金融、管理服务,一定会成为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进而东北注定要有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重拾昔日的辉煌。

编辑:王镜榕
审核:蔡旭东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