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理论研究

供求的非对称性
发布时间:2014-02-09 20:06:00作者:来源:浏览:打印
  论供给和需求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非对称性
  
  ——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解读
  
  金海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摘要】 本文从供给与需求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非对称性角度,对新供给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解读,从经济增长的供给主动与需求被动、供给的企业主体作用、经济增长不同阶段供求作用的相对变化、供给作用的长期性以及需求作用的临时性和制度供给的决定性作用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供给与需求的非对称性,梳理了新供给经济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的理论思路,对我国当前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等现实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 供求关系,非对称性,新供给经济学
  
  一、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产生背景
  
  经济学理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解释为什么会这样,预测未来会怎样;二是基于客观规律提供解决经济问题、推动经济增长的行动对策制定依据[ 尤其是制度供给的理论依据。]。一个好的经济学理论应该有其普适性,如果只适合某个太短的时期,这样的理论的普适性不够;如果只适合个别国家,这样的理论的普适性也不够。
  
  纵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涌现出重商主义、重农学派、新古典(边际学派、制度学派)、凯恩斯系列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学派等等众多学派,若从理论侧重的经济学要素划分,可以分为偏重需求的理论、偏重供给的理论以及供求两方皆放任的自由主义理论三大类。究其产生的缘由,与其所在时代相应的经济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产品的匮乏是主要矛盾,所以产生了重商和重农这些偏重供给侧的理论流派;当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供求的均衡体系逐渐建立,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和周期性逐渐显现,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也暴露出来,需要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偏重需求侧的凯恩斯等系列理论随之诞生;而自由主义方面的理论主要面向供求相对平衡的情况,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中,供求平衡是偶然的,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因此自由主义的理论就较少为当政者采用。当然,狭义的供给学派主要包括提出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和积极主张减税的拉弗等学者。应该说,在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中,供给侧的理论与政策主张在更长的时期发挥了影响,而需求管理只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登上历史舞台的,而且在80年代开始已与自由主义和供给管理共同成为执政者的综合理论体系。
  
  在凯恩斯系列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将政府支出、消费与出口相互独立且相加共同组成总需求函数,导致了结构性与系统性空缺的理论失误,是引发滞涨、导致拉普拉斯曲线失效的根本理论原因。政府支出本质上是其公共服务与制度供给的体现,与市场(企业)供给商品服务一起,共同满足社会的总需求[ 详见金海年的“公共产品与宏观经济均衡”一文。]。
  
  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邓小平在设计改革开放时就将核心目标放在“解放生产力”上,而解放生产力就是解除对供给侧的约束。这可以说是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源头。
  
  在新中国成立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遇到的经济问题主要短板大多集中在供给方面。例如建国初期上海的粮价问题,最终的解决是调集充足的粮源实现了价格的稳定。再如当前比较突出的经济持续长期稳定增长问题、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自然资源匮乏与利用效率低、居民收入差距大等方面的问题,大多需要考虑需求侧的情况而从供给侧着手方能解决。
  
  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处于转折点,面对收入差距、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的外部性问题需要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从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发展向集约的资源充分利用的方式转变,显然是供给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更是如何引导企业从事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行业和产业的问题。在收入分配方面,看似需求侧,而马克思早已指出,收入分配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因此解决根源仍应偏重在供给侧。收入分配首先是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初次分配,决定了收入分配的大格局,体现了公共服务、商品服务的结构比例,体现了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结构比例。第二次分配是基于救助、提供保障的经济外部性解决,不是产生中产阶级的环节,而其保障功能也应从政府的服务供给方面进行研究。
  
  我国还面临一些阶段性问题。比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从政府的公共服务角度进行设计,如果狭隘的作为提高地方GDP的投资支出手段,必然会脱离社会的本质需求,造成资源浪费和过重的财政负担。再如当前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固然有投机投资的需求因素,但其本质是对土地供给有限性的反应,正如建国时上海粮价问题的解决,如果不从供给上做文章,仅仅进行限购等需求侧的抑制,只是治标不治本。当前存在的医疗和教育问题,也是集中体现在资源供给不足的方面,在此不再面面俱到。
  
  二、供给与需求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非对称性
  
  在经典经济学的分析中,经济是通过供求关系实现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应基于供求两方面的不断增加。似乎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给与需求会交替成为矛盾的焦点,经济理论与政策也许应该随之不断交替。不过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供给与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对称的。
  
  首先,在总体上看,在经济增长中,供给是主动的,需求是被动的。每一类商品对于需求个体而言都存在其消费上限[ 详见金海年的《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中的需求上限理论。],经济的增长[ 从经济增长的以人为本的目的出发,在此以人均增长为主要标准。]可以源于简单的总量增长、基于人均生产力的总量增长和新商品服务的创新增长三种类型。毫无疑问,这三类增长都需要供给方的努力,只要供给符合人们的现有需求和潜在需求,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是有效的。尤其对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无疑是供给一侧的因素。因此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更多的依赖于供给侧的发展。
  
  第二,供给的主体以企业为主,往往是有组织的、有自觉意志的,而需求的主体主要是消费人群,是分散的、自发性的。供给之与需求,主要依托于规模、力量更加强大的企业单元,其行动的一致性和影响力更强。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较之于消费者更易预测。进一步的,在经济学领域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假设与分析需要分别针对企业等供给者行为规律和需求者行为规律进行细化研究。
  
  第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与需求的相对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在人均收入较低的阶段,食品等刚性需求处于总需求的主导地位,需求比供给的作用就更重要些,例如对主食与副食的需求会影响供给的结构,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创造了农业,对肉类的需求创造了畜牧业,可以说是需求创造供给;而当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刚性需求已不再是需求的主导成分时,人们在高水平高质量生活的潜在欲望激发了供给端的创造力,就进入了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例如福特将汽车带入普通家庭、计算机的发明以及苹果公司在iPhone手机方面的创新。因此,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创新成为经济的第一推动力,生产力成为第一生产力,供给侧相对需求侧对于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更为重要。
  
  第四,经济增长的供给因素是长期性的,需求问题往往是临时性的。无论是经济增长的产品创新,抑或是技术或分工等创新带来的生产率提升,还是资本、资源以及劳动力加大投入带来的产量增长,主体都是供给侧,可以说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在供给一侧,而因为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导致的需求不足往往是发生在某些危机时期。及时临时应对危机而从需求入手采取措施,也是为了解决供给一侧的问题,为经济复苏提供供给恢复的催化剂。
  
  第五,特别的,针对经济的制度供给是人们可以采取行动措施的主要一侧,是决定生产供给乃至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谁来提供制度供给,如何提供制度供给,制度的供求关系是怎样的,目前的研究仍远远不够。而“纵观古今中外,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世界经济爆炸增长的时代,明治维新将日本带入世界强国行列,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大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拉开了中国当代经济腾飞的序幕,无不说明,制度供给始终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摘自金海年的《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三、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特点
  
  新供给经济学与传统的供给学派不同,并非仅强调供给一侧,而是针对供给与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建立更加符合现实的理论体系,并可梳理不同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政策主张。
  
  新供给经济学的特点有五个方面:一、需求与供给的作用是非对称的;二、从供给侧入手并非无视需求,要通过市场机制使得供给面向需求;三、投资管理应按其供给角色来研究,其本质是供给的资本要素方面,而解放生产力(促进供给的健康发展)包括人力要素、资本要素和自然资源要素三个方面;四、供给侧的枢纽是企业,供给管理就是根据客观规律、通过市场对企业这个供给主体来完成,技术、流程工艺和产业分工等方面是对生产力三大要素的组织函数,而非三大要素的并列独立因素;五、强调制度供给对于生产供给以及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即新供给经济学的主张是通过制度供给方式来实现的。
  
  新供给经济学与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也有相互印证。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等现代产业转移,当剩余劳动力完全被现代产业吸纳时,达到刘易斯拐点,这时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在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求的情况下继续劳动力产业转移;而当农业生产率提高到与现代产业相当的水平时,经济的二元结构问题基本解决。而这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要求现代产业生产率也继续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才能继续进步;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自然资源无法完全支撑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必须继续推动产业重心向现代服务业转变,这些无疑都需要供给侧的创新。因此,新供给经济学可以说是对经典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突破,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更加普遍的适用性。
  
  四、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新供给经济学特别指出供给与需求的差别,有助于我们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更加清晰的分析经济现象。
  
  比如对于我国当前由于工资上涨引起的人力成本困惑,这和当前收入差距问题中的工资偏低问题相互矛盾,如果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别梳理,在需求侧,工资太低将导致需求不足,并且与经济增长的改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这一根本目标相抵触,而人力成本是供给侧的问题,员工工资提高而人均生产率也提高,则工资提高就不会导致人力成本上升。从供给侧看待我国的巨大人口,就是拥有大量财富创造者的优势,不应再把人口看成是被养活的负担,当然其资源需求应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思考解决方案。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加,生产力不断提升,我国的供给能力已大大超过国际的进口需求,出口已很难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前阶段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通过投资填平了经济下滑的波动,但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投资和政府支出都是供给,应从满足需求的角度进行市场调节,而不应成为居民消费需求的挤占因素。拉森认为,货币政策是非对称的,对经济过热有效,对解决经济低迷是不够的。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放缓面临结构调整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转折点,正确看待供给与需求的非对称性尤为重要,这是国家针对居民生活改善[ 这里用“居民生活改善”来代替“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可以由更加根本的居民生活改善和就业这两个目标覆盖。]、就业、物价稳定、外贸平衡这四大经济管理目标制定政策供给制度的基础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贾康. “新供给经济学”有破有立的创新诉求[J]. 财政研究,2013,(01).
  
  2.贾康等. 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J]. 财政研究,2013,(01).
  
  3.金海年. 公共产品与宏观经济均衡[A]. 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C].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4.金海年. 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博士学位论文,2013.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