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讨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讨会

魏加宁:《专题报告二:中国政府管理经济模式改革“十三五”规划及中长期战略》
发布时间:2015-12-01 18:19:16作者:来源:浏览:打印
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主办的“新供给《中国2049战略》课题成果发布会”于2015年5月17日在上海召开。中国新供给经济学 50 人论坛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巡视员魏加宁出席并演讲。报告主题为:《专题报告二:中国政府管理经济模式改革“十三五”规划及中长期战略》 。

演讲实录如下:

魏加宁:很高兴来到上海和大家进行交流。我想前面突出一下当前的经济形势,消费再往下走,投资往下走,最担心的是民间投资在往下走,走的速度掉的更快,所以很重要的原因,我认为大家对改革的预期有失望感,现在有两种极端的思想,第一种极端思想是设置前提条件,任何一个改革都有很多前置条件,感觉无法做任何事情。另外一个极端是全面深化改革,都去抓但抓不住重点。我认同吴敬琏老师说的,改革要最小一篮子,把最需要做的事情放进去,推进最小化的一篮子。   

我认为,当前改革出现各种问题的很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打开,没有以政府改革为突破口,就会发生关门造车的现象,改革方案强塞入政府部门,但是没有行动。所以我力推改革。当前一些重要关系没有理顺,第一是政府、市场、企业关系没有理顺,其次是政府和国民之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没有理顺,外加组织机构不合理,决策、执行、监督没有分开等等,改革很有紧迫性。

我主张政府的职能应该重新分类,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把政府职能分为三类,一类是管理、一类是服务,一类是保障。不同的职能有不同的角色,这样一分类以后,你都会发现宏观调控只是经济管理职能下一层的标的,不会是政府职能的全部,其实政府有大量的事情要字,这种分类更清楚,按照职能去分类。

怎么理顺三大关系呢?我认为第一类政府和市场企业的关系,核心是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对市场放权,凡是市场能做的尽量让市场取做,只有市场做不好的让政府出手,政府出手目的是让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政府不是替代市场,而是要让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包括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的关系,这两个改革必须同步推进。如果像我们铁路光有价格改革没有企业改革,就没有竞争机制,改革就是涨价,最后老百姓不满意,改革阻力很大,光有企业价格,没有价格改革,没有参照系数,竞争没有办法进行。
再一个政府、社会和国民的关系,核心是民主法治,改革方向是对社会放权,凡是社会能解决的让社会解决,只有社会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让社会去做,比如老弱病残让政府去做。

政府和国民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民主和法治的关系。如果光强调法治不讲民主就会走向专制主义,如果光强调民主不讲法治是民粹主义。现在国家既要强调民主化也要强调法治化,民主让法治拥有正当性和权威性,法治使民主具有保证,实现民主化和法治化共同推进,实行法制化民主和民主化的法治,这是迈向法制化唯一路径。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我认为核心是地方自治,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单一制下一党制下,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地方政治的意思加强地方自我约束,包括当地老百姓民主监督,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向地方分权,要有一个基本原则,凡是基层政府能做能解决的,尽量让基层政府去做,基层政府解决不了,让上级政府或者中央政府来做,其实是地方政府更清楚当地百姓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具有信息优势。

市场经济民主法制和地方机制,三位一体共同构建地方框架,这是我讲的基本内容。
我认为关于中央地方关系改革也是在产业税的改革是最大的问题。金融改革问题上大家有共识市场化,但是财税改革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有主张收权有主张分权,我个人认为中国这么大国家,是人口大国,土地面积大国,大部分是联邦制,即使不是联邦制的,也都实行地方自治,再加上市场经济、互联网趋势,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趋势,在大方向上,财税改革需要讨论。

另外,我主张部门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决策、执行、监督分开,首先要从名称上把它分开,比如说委员会原来的含义就是决策机构,而部委总局这些是执行机构,然后署应该是一个监督机构,这样决策强调的是科学化,然后部委强调法制化、监督强调科学化。

关键的突破口是统计制度改革,如果统计制度改革起到了信用作用,大家对政府的信用提高了,数字真实了,宏观调控才不会没有方向,政府改革要从统计制度说起。谢谢大家!
分享到:0